在未明確病因前,大便性狀改變與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,統稱為腹瀉病(diarrhealdisease)。腹瀉病是多病因、多因素引起的一組疾病,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,是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,全球大約每年至少10億人次發生腹瀉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,每天大約1萬人死于腹瀉。在我國,腹瀉病同樣是兒童的常見病,據有關資料,我國5歲以下兒童腹瀉病的年發病率為201%,平均每年每個兒童發病2.01次,其死亡率為0.51%。因此,對小兒腹瀉病的防治十分重要。引起病毒性腸炎最重要的病毒是輪狀病毒(rotavirus),其次是腺病毒,還有諾沃克病毒、腸道病毒、冠狀病毒、小圓病毒、星狀病毒等,但遠比輪狀病毒少。本節重點介紹輪狀病毒引起的腸炎。

- 外文名:
- 就診科室:兒科
- 傳染性:有
- 多發群體:
- 常見病因:
- 常見癥狀:發熱、嘔吐、腹瀉、為水樣便如蛋花湯樣、無膿血、由于吐、瀉可引起脫水、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
- 人氣指數: 人
- 更新日期:2023.12.05 14:30
- 疾病介紹
疾病標簽:
-
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,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癥狀
版權聲明:
1、本站內容僅做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!
2、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,版權歸原網站所有。
3、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